[心得] 舊約聖經與民族主義
前陣子補了些對聖經的歷史理解,有些啟發。
看有板友強調這個,加上也看到些文章討論這個點,
就此分享我自己版本說明給大家,以及下面的連結。
https://www.dianamuirappelbaum.com/?page_id=1397
https://www.degruyter.com/document/doi/10.1515/jbr-2021-0007/html
其中一部分是對於舊約聖經的,
過去比較簡單理解為,是猶太人長久文化積累傳統,
但更詳細解讀時代會發現,他的幾大部分內容,
可以說是回應於一段段特定的歷史事件,
事後努力編成的對應,有時像檢討,有時像試圖解決未來類似情況。
貫串核心的一個慣性就是,如何把一群人統一為一個民族,
藉由宗教為樞紐,塑造一種法律的權威。
本來這種程度的努力各大文明都有所嘗試,
但猶太人在這塊上,
結合特殊經歷並且把各種議題大膽地擺到超越性的抽象位置,
不服務於世俗的權威,產生一種強大且難以撲滅的體驗,
尤其適於在逆境中鍛鍊成長的模式。
所以真正大成,賦予舊約貫串內容詮釋以及宗教情緒的部分,
是來自於滅國後客居巴比倫的團體努力發展的。
而他們也在回國後徹底把這個版本的故事整編,並變成官宣定位。
而這一切還都要考慮以色列(迦南地區)的地理環境,
本來就是各大文化碰撞,民族交錯的區域,
裡面還包含了各種征服/統治,放逐/回歸的尷尬關係,
而這套宗教的主要目的就是克服這些,
來把根本歧異的眾人包裝成一個民族,
而且他成功到讓人幾乎遺忘這個前提。
這個體系的第一次考驗是對賽留卡王朝的反抗,爭取到獨立,
第二次則是在羅馬面前崩到粉身碎骨,但其核心已經完成。
(其實基督教出現前,猶太教就也表現出蠻強的生命/傳播力,散布各地)
他統合眾人手段,就是把統治的權威最高點轉移到神這個抽象概念,
由神輻射出法律/規範/習俗,
然後宗教祭司用一種配合的模式讓這套體系運行,
(有點像現代法官跟法律的關係)
在這個背景下,才因為軍事政治需求產生了國王,
但這個職位的詮釋也因此綁訂了宗教,成了一個重點描述的規範區域。
既有懲罰的勸戒,也有對彌賽亞(國王)的期待。
這個抽象的追求,其實就是後來灌注到現代民族國家的想像。
甚至可以說,舊約聖經的內容,整套其實是像食譜那樣,
從基層生活到高層概念都涵蓋,只要照著跑就會跑出一個民族來的宗教。
他有各種逆境的堅持、正義的訴求、幸福的保障等等,
也有把自己包裝成特別、他人理解成蒙昧的手段,
這一切,透過一種庶民也能懂得說服力在反覆放送與實行。
重點不只是要凝聚成一個民族國家的現實考量,
更是默認了、並把這個目標提升成:
實現這個,本身就是一種道德/信仰要求、理想的完成。
,,,
這條線的敘事,可以說是種民族國家的宗教性源頭。
同等論述其實類似於亞里斯多德政治學裡面把城邦當作基本單位一般,
但在這個角度觀察上,兩者是個趨同演化的不同物種了。
(同理我認為"中國"的國家想像,其實也算可以追朔很長源頭的另一種東西)
,,,
從這個點往後推,會突然可以發現,在這個基點上,
舊約聖經對民族主義的影響是隔了千多年後,重新復甦,
而原本是被羅馬及中世紀封建政治結構,還有天主教會雙重壓制住的。
要知道新約在教會下走的路線,
先是偏普世的,然後是跟政權結合的,最後自己化做一個龐大政權。
舊約對基督教來說,有時更像是一個給神的存在掛保證的說明,
而教會對於其中的具體要求與內容,往往有自己解釋。
所以隨著宗教改革與印刷的普及,
新約的理解倒是沒差太多,但舊約隱藏的內容突然就往社會傾瀉,
並構築了最早一波民族主義所需要的材料,
提供了一種法治的基礎、中央集權的需求、
國際觀主權的想像、民族認同的匯聚視點。
他和第二波我們現在熟悉的,反應式的民族主義不同(德/義),
是在一種更抽象更內化的方式進行(甚至也部分引導了科學革命)。
,,,
這裡面產生的內生秩序的前提,是一種一千多年的信仰情緒積累,
碰上了一個特殊民族形成結構的敘事,所產生的化學反應,
可以說難以在歷史上複製。
(我認為其它部分秩序是來自宏觀的組織生產模式)
。。。
這也算部分用來回應ZM的,
畢竟那套姨學封建自生秩序的結構對我沒啥說服力,
而他想像的聖經作為智慧資訊量之類,
太偏向信徒式的理解,沒點出其中想像的成分。
而Plamc這邊通常以英美文明為核心樣板展開論述,
用一種誰聰明誰就這樣做的解釋,固然也合理,
但就比較難說明,他們是否具備著某種思想上的優勢。
基於這個點,我才推銷一下,
前面那篇左右交錯的史觀模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76.42.5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728022964.A.F42.htm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