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從海峰棋王賽談台灣圍棋的未來之路
從海峰棋王賽談台灣圍棋的未來之路
台灣棋界一直有一種迷思,這樣的迷思或許是因為看到韓國的曹薰鉉拿
到應氏盃之後,帶起韓國圍棋的熱潮,所以認為台灣棋界必須要有自己
的世界冠軍。
培養出世界冠軍,可能是台灣棋院一直想努力的方向,可是我認為大部
分的人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職業棋士之所以成為職業棋士,並不是
因為棋力高低的問題,雖然在一開始我們用棋力篩選棋手,但是當選手
進入了職業的世界,面臨到的反而是制度的問題。
是「制度」決定職業,不是「棋力」決定職業。
換句話說,就算棋力非常業餘,如果你的制度非常職業,那你就是職業。
這也算反映日本棋界部分的現況。
圍棋發展到今天這個局面,出現了非常殘酷的現實,那就是,既然我可
以在世界大賽上看到張栩、古力和李世石的比賽,那我為什麼要看台灣
職業棋士的對奕呢?
如果,職業棋士只以棋力為標準,上面這個殘酷的問題所得到的答案必然
會是,台灣現役的職業棋士超過八成以上可以完全忽略不計。
台灣現在的職業棋士,感覺上只是一個身份,而不是一份職業,職業棋士的
證書就好像證照一樣,只用於提高教棋的時薪。追根就底,我覺得會出現這
種現象,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制度上。
台灣很喜歡舉辦「對外」的賽事(簡稱為外戰),不管是今年組隊參加中國
大陸的圍棋乙級聯賽,還是海峰棋院準備開辦的中日菁英戰,或是棋城上林
至涵對周睿羊,陳詩淵對劉星的七番勝負。
上面這些競賽都是以「棋力」為考量,作為一年當中「指標性」的比賽,對
棋迷而言,就像看煙火一樣賞心悅目,就這個觀點來說,二零零七年周俊勳
拿到LG盃的冠軍,也就是一場盛大的煙火秀。
可是,沒有人會用煙火來辨別方向。
台灣圍棋的未來,並不是像煙火那樣耀眼璀璨的光景。
在全然無光的台灣圍棋之路,我們要做的是,讓每一位職業棋士都能成為路燈。
回歸到制度層面,決定台灣職業圍棋最終的關鍵還是出在賽制上。
以今年第一屆海峰盃棋王賽來說,冠軍的獎金是一百萬台幣,這也是台灣圍
棋史上獎金最高的比賽,可是,這個比賽和其它比賽其實沒有太大的分別,
某一方面來說,我覺得比較像是為了貼補職業棋士的生活,所以才辦了這個
比賽,藉此提高職業棋士的收入。
台灣為什麼沒有人願意規劃長達一季的賽制呢?長達一年的賽程呢?
今年三月二十五號這一天,海峰盃棋王賽進行了十六場比賽,這之間的勝
敗關係,我想除了對奕當事人,恐怕九成五以上的台灣棋迷都不知道誰勝
誰負,雖然本次的賽事多了文字轉播,可是現在回頭看看,我還是覺得這
樣的賽程非常「奢侈」。
可能有人會說,LG盃的三十二強也是一天之內進行十六場比賽,但是話說
回來,LG盃是國際賽事,中、日、韓三國的職業棋士當然要在不影響本國
的賽程前提之下,在最短的時間內分出勝負。
這就是我為什麼會覺得海峰盃棋王賽,因為沒有長期的賽程規劃,所以根本
沒有辦法替台灣的職業圍棋建立「制度」的原因。
沒有制度,沒有長期賽程,如果用中、日、韓的眼光來看,所謂的海峰盃棋王
賽,大概也就是「業餘」的比賽罷了。
我們先不談到底該如何設計賽程這件事,但是你可以先想像,在最理想的
情況下,台灣每一天晚上都有職業棋士的比賽,海峰盃三十二強,一天比
完的十六盤棋,可以分成十六天下完,每一盤棋都有網路轉播,每一盤棋
都在累積台灣圍棋的厚度,就算是新進的職業棋士,也有一定的曝光量,
在這樣的情況下,海峰盃棋王賽才會累積出本身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可能會有人覺得這樣做很麻煩,可是這就是在建立制度的時候必須面對的事
。棋手必須要擁有早已排定的賽程表。
台灣的職業棋士,或許沒有辦法像頂尖棋士一樣下出讓人研究再三的棋譜,
一開始的時候,棋迷對於網路轉播可能只抱著「誰贏了,誰輸了」這樣單純的
念頭,但是長期下來,台灣的棋迷將會漸漸意識到,台灣的職業圍棋「一直」
在運作,或許沒有世界冠軍那樣耀眼奪目,但至少能讓人安心走在溫暖的路燈
底下。
台灣現在的職業圍棋,就像一個口渴的人,在一天內喝了五十公升的水,然後
在一個月之內滴水未進,明明每一天都該做的事,因為沒有妥善的規劃,到頭
來什麼也沒有。
對外戰期待過深,忽略大部分中堅的職業棋士,沒有完善的職業環境,只想
依靠伏兵出奇制勝,或許往後幾年能取得幾場勝利,但是那對台灣整體的圍
棋環境來說,也只是杯水車薪罷了,根本沒有辦法累積自身的文化和傳統。
中華職棒成立以前,台灣的國手都是在國外舉行交流賽,想辦法取得國際成
績,這樣的作法,也只能是短期的方案,職業運動,一定要有完整的賽程,
持續的比賽,圍棋當然也享有同樣的道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