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一個簡單的科學事實,就能讓孩子更聰明!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聰明吧?
從懷孕時聽莫札特,
到給新生兒看黑白卡刺激大腦,
我們總是盡可能的為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礎。
但在這個世代,
科學研究也提供了更多方法幫助父母達成這個目標。
譬如說:多跟孩子說話。
在Kansas University就做過一個實驗,
在不同社經環境的實驗家庭中,
放置錄音機紀錄家長和孩子間對話的字數。
結果發現:三歲前父母和孩子說話的字數越多,
智力測驗的成績就越高。
https://imgur.com/UcUZJFd
其中,在高社經環境的孩子,
每小時聽到父母跟他講話的字數約2000字;
而在低社經環境下的孩子,
每小時聽到父母跟他講話的字數卻只有平均600字,
且開放式問題的使用較少、指令性的語句使用較多。
該研究一直追蹤到孩子三歲。
研究人員估計到四歲時:
來自高社經環境的孩子和來自低社經環境家庭的孩子詞彙差距將達到3200萬個單詞。
而這種語言能力的差異會從嬰兒期一直持續到高中,
隨著年齡增長,這種差距會越來越大。
https://imgur.com/6LvEouP
▌其中,無論是數量還是品質上,低語言輸出的家長的落差包括:
①語言和手勢明顯較少
②句子較短且結構較簡單
③開放式問題的使用較少
④指令性的語句使用較多
https://imgur.com/7SPDLoy
▌而當家長語言輸入減少,將會導致孩子在以下方面的發展出現顯著差異:
①詞彙量 (vocabulary)
②語法 (grammar)
③敘事能力 (narrative skills)
④早期識字能力 (early literacy skills)
https://imgur.com/ISxX8jW
從這個研究我們可以發現,
父母跟孩子的語言交流竟然如此重要!
那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https://imgur.com/47m2Ivx
▶ Dana Suskind研究團隊持續進行的「三千萬字計畫」,
提出了珍貴的3T原則:
▌Tune in 共情專注:共讀故事和討論情節,建立更深的交流;用餐時放下手機專注陪伴
,讓孩子願意投入更多對話和互動。
▌Talk more 多說一點:說話的方式才是重點!
例如幫寶寶換尿布時,問他換上乾爽的新尿布是不是更舒服?幫孩子把一句話前後文說得
更完整,並減少使用代名詞 (這個、那個),幫助孩子的大腦釐清更多事情。
▌Talk turns 輪流說話:這對孩子來說最簡單了!
因為他們總是有說不完的話,所以父母只要使用開放式問句「為什麼會這樣」、「怎麼做
比較好」,就能讓孩子開心地滔滔不絕。
最後,作者還加上了第四個T。
▌Turn it off 放下手機平板、關掉電視:在嬰幼兒成長階段,父母及照顧者和孩子之間
的語言互動可以溫潤和滋養親子關係,這是3c所做不到的。
https://imgur.com/xLb8izm
https://imgur.com/jvDfFNG
──
放下手機才能做到共情,
從今天開始多跟孩子說話吧:)
--
Hi,我是工程師媽媽,
一個在外商和學界打滾十年的工程師,
目前努力在人生道路上達成育兒KPI。
歡迎來我的IG一起分享、取暖、共好!
https://www.instagram.com/engr.motherhoo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52.81.22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731381357.A.725.htm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