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灣高教危機因日趨3化 台大世界排名172
台灣高教危機因日趨3化 台大世界排名172已「很好」?
2024-10-15 07:30
聯合報 / 記者馮靖惠
台大在2025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衰退到172名。一名在美國史丹福大學任教的台籍學者,
形容自己是「沒敢回去的外人」,他說,台大經費少,教授薪水低,能有全世界172名已
經「很好」,「就像你不能期待50公斤的台大能在拳擊賽中打贏70公斤的港大」。有頂大
教授直指,台灣高教危機恐是因日趨「3化」:KPI化、職訓化和譁眾化。年輕教授疲於奔
命,主事者高歌戰果,為何大學排名卻直直落?
薪資太少不回台 學者:台大排172名已很好
一名擁有美國博士學歷的生醫領域台籍學者說,他在2014年有拿到台大教職的offer,但
因為無法接受薪資,所以沒回台灣,留在美國教書。
這名學者在其經營的「生醫不科科」臉書粉專中表示,若拿台大與排名中其他華語區的學
校相比,中國清華(12名)、北大(13名)、新加坡大學(17名)、南洋理工(30名)、
港大(35名)、復旦(36名)、港中大(44名)、浙大(47名)、上海交大(52名)、中
科大(53名)、南京大學(65名)、港科大(66名)、港城大(80名)、港理工(84名)
等學校的年度經費都遠高於台大。台大就拿這麼點經費,教授薪水也不高,學費又便宜,
能有全世界172名已經很好了,如果把排名的綜合分數除以每名學生的單位經費,台大高
機率世界百大,CP值超高。
「我當年沒回台大就是沒辦法接受這種薪資,才留在美國當外勞,直到現在。」這名副教
授說,過去十年多出來的彈性薪資制度,人才計畫等肯定有幫助,但如果想吸引一個原本
沒有去或回台灣任教的人,這麼點錢是沒任何作用的。
他感嘆現況已難改變,結構化問題嚴重,除非修法讓台大有更大的財務控制權及大幅增加
經費,否則每年維持這種世界排名就很好了,該名學者用拳擊的量級比喻「你不能期待50
公斤的台大能打贏70公斤的港大」。
過去台大影響力強 新加坡、中國都來請教
台大醫學院醫學院教授錢宗良表示,國際上NTU在以前校友的心中就是台大,但諷刺的是
,現在世界排名前百大的「NTU」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而不是台大。早些年台大NTU是與
北京大學、香港大學、新加坡大學齊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與香港理工大學一樣,
主要協助產業培育人才。但曾幾何時,台大已經比不上原來齊名的大學,就連一些華人世
界的科技大學均落後許多。
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執行長錢宗良表示,國際上NTU在以前校友的心中就是台大,但
現在世界排名前百大的「NTU」已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而不是台大。圖/聯合報系資料
照片
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執行長錢宗良表示,國際上NTU在以前校友的心中就是台大,但
現在世界排名前百大的「NTU」已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而不是台大。圖/聯合報系資料
照片
陽明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約聘研究員林志忠說,從兩岸開放交流到約20年前,約2005年前
後,台灣高教的發展,尤其是幾所頂大,曾令對岸來訪師生欣羨不已,還抱著一些「朝聖
」心理;到清華、交大時,也帶著敬意。台大前副校長、物理學系特聘教授張慶瑞也回應
林志忠說法,指2005年前後台灣仍然有強大影響力,至少物理領域上,那時新加坡與中國
常常來請教如何辦好物理系。
台灣研究資源非投注在大學 與世界頂大很不同
張慶瑞覺得,台灣從2000年左右開始,由上到下希望大學是普及教育而不是菁英教育,研
究資源與人力多往中研院、國研院與工研院流動,而不是投資在大學,這與全世界的一流
大學有很大不同。
林志忠還表示,過去20年間,當台灣高教如火如荼推動5年500億計畫,接著推動深耕計畫
又標榜資深玉山學者計畫的年代,中國因面臨各種主客觀因素,必須決定把重責大任交給
中國國內老中青三代學者。如今,中國不但發表了許多篇Nature和Science論文,期間積
極主動舉辦各式國際會議,不斷邀請國際重量級學者與會及一再訪問大陸,年輕學者也多
和國際大咖見面三分情,有了聯繫。
反觀台灣,Nature和Science篇數既零星可數,想透過聘任外籍退休玉山學者來提升高教
、盼望透過這些學者與國際學界產生連結,也未見成效。
陽明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約聘研究員林志忠說,台灣從2000年左右開始,研究資源與人力
多往中研院、國研院與工研院流動,而不是投資在大學,與全世界的一流大學有很大不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陽明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約聘研究員林志忠說,台灣從2000年左右開始,研究資源與人力
多往中研院、國研院與工研院流動,而不是投資在大學,與全世界的一流大學有很大不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教危機源自3化 教育者傳遞知識不該偏頗
林志忠也提到,當前台灣高教面臨許多危機,其中一些危機在於大學日趨管理(KPI)化
,產業(職訓)化,綜藝(譁眾)化。此外,國際化推動得如火如荼,英語教學箭在弦上
,國內國外競賽及獎項滿天飛,外籍(退休)教授也充斥各大學校園等,但為何(年輕)
教授疲於奔命,主事者高歌戰果,而大學排名卻直直落?
他以最近的半導體旋風為例,有點像當年少棒隊的橫掃國際,令舉國瘋狂。但其他國家的
少棒隊只是他們社會的一小部分,他們的社會運轉之令國人羨慕,是因為還富有其他許多
元素。
當年的少棒隊既已揠苗助長,因此不可能長久。只有讓很多小孩真心熱愛運動,常常鍛鍊
體格,國家的體育才會強盛。今日科學園區能在全球占據舉足輕重地位,有賴於當時的高
瞻遠矚決策以及過去數十年的紮實理工教育,而不是眾人偶然興起結伴敲鑼打鼓的結果;
後者只能像煙火一樣,一時美麗而瞬間燃燒殆盡。教育成效非一蹴可幾,應均衡發展。教
育主事者不宜在任何階段的學習「順應時勢」,刻意引導加強某一方面的知識傳遞而導致
偏頗。
林志忠還表示,大型研究機構在平時具有資源優勢,通常能創造相對可觀的「業績」,但
破天荒開創性思想/概念/成果,常來自於大學的個人研究組或實驗室。一個社會和政府
能做的是選擇和經營它所想要的哪種土壤,之後孕育出該土壤所適宜生長並茁壯的樹木,
有了合宜的土壤,大詩人和大詞人一定會出現,他們是在與其他許多同儕的互動和學習中
,成長茁壯的。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2866/8291155?from=udn-categor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71.4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729006337.A.95F.html
留言